三度復發、轉移 仍積極與乳癌共處 正向面對


「接連而至的乳癌復發、轉移,當第三次面對復發轉移,更聽到醫師說不到半年的存活期,當下我幾乎快堅持不住了!」

王大姐(匿名)39歲時,因為右手無法舉高、偶爾會出現痠痛感,因而擔心是否自己有五十肩的問題,於是前往骨科求診,但經過1-2個月的治療,服用止痛藥也無法緩解,便中斷治療,仍忍痛持續工作。沒想到半年後,感冒超過2個月都不見好轉,身體、體力也日漸感到疲憊、無力,更嚴重到沒有力氣走下樓。因此,轉至大醫院進行一系列的檢查後,便經外科確診乳癌第二期。

正值人生巔峰的王大姐,小孩還小,更正與先生討論創業之際,罹患乳癌對王大姐而言真是一大打擊!但生性樂觀的她,當下認為乖乖聽醫師的話就沒事了。在經歷10個月的手術、化學治療,王大姐以為從此就能與乳癌和平共處,便返回工作崗位,恢復正常生活。

殊不知,乳癌接連在罹病後的第3年、第10年時於原部位局部復發,又再次接二連三地經歷手術、化療的辛苦輪迴。王大姐說道:「當時為能清除腫瘤細胞,切除深度很深,且隨著年紀漸長,體力大不如前,治療期間吃不下、掉髮、全身痠痛等都讓我的生活大受影響」。但王大姐依舊保持樂觀的心,對抗乳癌,先生與小孩是她的最佳戰友,一路鼓勵著她與癌共處。

只是,王大姐在第二次復發後4年的定期追蹤檢查中,第三度發現乳癌復發且轉移到肺部、骨頭,王大姐表示:「當時醫護人員著急地要我找家人一起回診,當聽到可能剩不到半年,我的腿都軟了,感覺被判了死刑!我非常努力回想到底有什麼症狀我自己沒有發現,才驚覺有好一陣子總感覺腰椎痠痛,更因為肺積水的問題,走路都會喘,接踵而至的打擊,頓時讓我失去求生的意志,想到又要陷入化療輪迴,身心俱疲的感受油然而生。」

所幸,後續因為乳癌基因型的關係(賀爾蒙陽性),手術切除後醫師表示可使用標靶藥物,搭配抗賀爾蒙治療,因此可以不必再次進入化療的輪迴之中,少了化療的不適感,再加上家中有小生命誕生,家人的支持、協會姊妹的鼓勵,讓她一次次的拾起勇氣面對癌症。

「每治療一天,我都慢慢感受到自己的改變。治療前我走沒幾步就喘,但現在我可以走50、100公尺,甚至更遠,每天都去體會自己的進步。保持堅強的心情去面對、解決,只有我們先照顧好自己,才有能力去愛別人,做自己想做的事!我甚至現在看到醫師還會調侃他,不是說半年,你看我現在也多活了好幾倍的時間!人生就是有風有雨、有許多挫折,只要積極樂觀,就能走向屬於自己的精采人生!我可以,你一定也可以,大家一起積極、正向面對乳癌,才能與癌共處!」
  • 旅程需知

  • 配套方案

  • 經驗分享

  • 周邊輔助

年輕型乳癌的旅程需知

  • 年輕型乳癌現況與比例

    依目前國際的公認定義,在40歲以前罹患乳癌,統稱「年輕型乳癌(young breast cancer) 。在台灣小於40歲以下乳癌比率約為16.6%,而小於35歲在台灣約佔9%,比美國高出2至3倍。

  • 乳癌第四期症狀與徵兆

    癌第四期: 屬於轉移性乳癌,已有遠處器官轉移 (如肝、肺、骨等)

旅程的配套方案(治療選擇)

第四期的乳癌治療需要以全身治療為主,依據病友狀況採用的治療方式如下:

了解更多

若想要旅程順遂,如何與醫生說明需求?

分享您最在乎、對您最重要的事

旅程須知下載

當踏上乳癌復發轉移的旅程,最重要的是告訴醫生在治療過程中,什麼對您而言最重要,可能是治療成效,也可能是生活品質,因人而異。了解你的需求將能確保您獲得最適當的治療和護理。為了幫助您記住想與醫生討論的所有事情, 建議您可以點選並下載資料,以幫助您全面地與醫師溝通、了解概況。您可以尋求親友協助,陪您一起完成表格,他們也能頻陪同您與醫護人員溝通。

  • Step1

    回填資料

  • Step2

    釐清需求

  • Step3

    攜帶檔案與醫師討論

下載旅程須知,送好禮!

當您下載完成後,請於連結中回填您的個人資料,我們將會寄出旅程小物, 陪伴大家一起共度旅程。若未回填個人資料,將視同放棄領取。
*個人資料僅作為寄發小物之用,TBCA有權更改領取條件。

周邊輔助,透過運動讓生活不同

TBCA ★ I Love DANCE

周邊輔助,透過運動讓生活不同

點擊下方按鈕,可取得各地乳癌支持團體資訊,
陪伴姊妹、相互扶持,一起面對諸多挑戰!

病友團體資訊